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到底是要隔离戴高乐,让他回不去法国变成五月风暴自由发展,还是直接在罗马尼亚把这个苦心恢复法国荣光的人干掉?风险上谢洛夫应该选择前者,个人情感上他总是在考虑后一个方案。
“我当然知道一批人可以为我们苏联服务,但是尤里,你知道这件事的危险性么?你对戴高乐下手,而他是一个国家的元首,你这等于是向法国宣战?中央主席团是不会同意你的想法的,这没有一点的可能。”萨哈托夫斯基反问道,“你这么做的危险性是很大的,难道法国零星出现一些抗议,就值得你把自己的政治生命做赌注么?”
“所以我在考虑到底是屏蔽还是直接干掉他,至于规则,公平之类的东西。我只能说我们的对手从来就没有遵守过。”谢洛夫抓着自己的头发,似乎陷入到了思考当中。他不想放过五月风暴的机会,但也知道这种行动是无论如何都通不过的。
风险太大,苏联中央主席团的委员是政治家,不是军人,也不是特务。不然国防部早就发动好几次战争了,克格勃也早就在全球搞风搞雨了。正因为他们是苏联的领导人,所以考虑的事情很多,阻止了国防部和克格勃很多行动。
“驻罗马尼亚顾问部成员,把来自于罗马尼亚的消息全部封锁,这件事我们自己干。”长久的思考之后,谢洛夫已经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脸上的表情已经变得默然。
“你真的想好了,你已经是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你才四十岁,走到这一步不容易。”萨哈托夫斯基心中叹了一口气,还是在进行最后的劝说。
“我已经没有愿望了,从自己孤身一人去意大利到了今天,我已经看到了这场斗争的本质,我所提出的计划足够十年内一步一步的完成,就算被解职回家,也不会什么遗憾。这件事值得我冒险,哪怕从此我回家看孩子。”谢洛夫像是僵尸一样坐在椅子上,一字一顿的低声说道,“只要法国完全脱离美国的势力,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哪怕把自己搭进去……”
“发电报吧,我们把戴高乐隔离,也许不用意外干掉他。”谢洛夫故作轻松的道,也许事情没有这么糟糕,只要让戴高乐的访问延长几天,就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变化。毕竟这个时空,苏联的实力强名声好,法国*的实力也强上很多。说不定只要打出了时间差,他就不用做最后一步的工作。
“我知道了,希望不用最后一步。”萨哈托夫斯基欲言又止,眼前的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自己一个马上要退休的老人还在乎什么呢。
随后克格勃主席令下达,监控所有罗马尼亚的动静,驻罗马尼亚集团军的克格勃军事管理总局开始在军方工作,萨哈托夫斯基在做罗马尼亚总顾问时候的线人,也在纷纷行动。所有最近的情报和局势分析,源源不断的送到卢比杨卡,卢比杨卡也是终点,不会往克里姆林宫泄露一个字。
整个克格勃已经行动起来,专门成立了对罗马尼亚的行动小组。谢洛夫要瞒着所有人,瞒着赫鲁晓夫、瞒着苏斯洛夫、瞒着勃列日涅夫,同样也要瞒着谢列平。对于谢洛夫来讲,这是一次巨大冒险,在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的时候,他会想尽办法拖住戴高乐的访问日程,同时在法国本土使劲搞事。
相关的情报不断的送到主席办公室,事情还没有太糟糕。因为这个时空的法国是不同的,在法律上阿尔及利亚仍然是法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几年前的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失败后阿尔及利亚有着浓厚的亲苏情绪,一千二百万阿尔及利亚人绝大部分倾向于社会主义,所以只要拖住戴高乐几天,这件事是很可能成功的。要知道法国本土人口才不过四千多万,一旦一千二百万阿尔及利亚人加入到反对之中,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政治地震。
阿尔及利亚战争并不是白打的,虽然最后克格勃把阿尔及利亚给了法国。但那次战争也成功的让阿尔及利亚倾向于苏联集团的国家,而戴高乐政府采取缓和的态度,让阿尔及利亚人有法国本土公民的一切权利。也包括了投票权,这也是法国的戴高乐权威比历史上削弱了的原因,阿尔及利亚左翼力量,虽然不属于法国*的管辖,但两者是盟友关系。支持戴高乐的议员,在法国内部并不是绝对的多数。
打破这个脆弱的平衡,把法国变成一个亲社会主义的政府,就是谢洛夫想要做的事情。
自从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与苏联保持距离以来,便千方百计地强调要求尊重罗马尼亚的独立与主权。这个要求本身是很合理的,所以一有机会便提出来,甚至无缘无故也会提出来,简直变成了能够带来双倍红利的一句咒语。罗马尼亚的特殊立场首先换来了西方的贷款、某种投资和贸易上的最惠国待遇,等等。
布加勒斯特的领导人很热衷于调停人的角色。比如,他竭力想保持跟阿拉伯活动家们的广泛接触,包括同阿拉法特与以色列的接触。要列举齐奥塞斯库没去过哪些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大概比列举他访问过哪些国家要容易一些。这位罗马尼亚总统对“不结盟运动”并非无动于衷,他非常羡慕南斯拉夫在运动中所享有的广泛知名度。他无时不在想把这种世界性的自命不凡的心态用经济关系的纽带连结起来,他推出了品种相当广泛的罗马尼亚产品,从石油化工、农业机器、空气压缩机、柴油发动机联动装置到航空技术、汽车和内燃机车,无所不有。
其实历史上罗马尼亚在苏联的内部评估中,远远比捷克斯洛伐克在一九六八年更让莫斯科警惕,齐奥塞斯库的风格明显是东欧的戴高乐主义,只不过这个家伙更加会玩平衡木。虽然一直在撩拨苏联,但在关键的问题上,比如呆在华约还仅限于打嘴炮。并没有像法国一样退出北约来试探苏联的底线。
可以说要不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变化太快,本来应该攻击捷克斯洛伐克的苏联军队,其实在一九六八年的上半年,其实是用来把齐奥塞斯库赶下台的。可以说捷克斯洛伐克为罗马尼亚挡了一,这种结论一点都不过分。所以在苏联进入捷克斯洛伐克之后,齐奥塞斯库的反应才会这么大,为动员全国人民保卫祖国,罗马尼亚决定在全国各工厂、企业、农村、机关普遍重新组织建立爱国卫队,包括步兵、侦查、反特、工兵、防空、反坦克等兵种。此外,还在之后还成立了“青年保卫祖*训队”,主要由尚未服兵役的青年组成。
现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环境总体平稳,所以不论在克格勃的评估中,还是在克里姆林宫的讨论当中,罗马尼亚这个国家出现的频率都远远超过其他东欧国家,显得入戏鹤立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