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软文学网>历史小说>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3章 挑动土匪斗土匪
    袁宗第和赵胜的计划是首先建设茅麓山大寨,再在周围发展小寨,等到在兴山县巩固了,再向其他县拓展。

    官府的阻力是不存在的,夔东地区的县令们大部分都是城关镇镇长,对县城周边农村的控制力都很是薄弱,更不要说这些偏远山区了。

    赵胜估计,这里的官府控制的人口应该不到实际人口的一半,存在大量的隐户。此地的隐户不像那些富裕地区那样多为被地主藏匿起来的人口,大部分都是为逃荒逃税躲入山中的流民棚户。只要经营得当,完全可以另搞一个县衙门。

    最大的阻力来自非官方势力,夔东也和河南一样有本地豪强的土寨,那些流民村社也不可能因为闯军和天命有相同的出身就主动接受领导。想把他们统合起来,既要用武力,也要用怀柔,殊非易事。

    所以李自成才把赵胜和袁宗第两个人派来。赵胜是农民军中难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才,虽然早就谁也看不出他哪像个文人了,但是他依然是闯军将领中最有知识,最熟悉官府和士绅的。

    闯军中有一些人是胥吏出身,王瑾特别看重他们的本事,甚至专门将这些人了解的各衙门的工作内容整理成册,要求头领们学习。这一过程中自然不乏“学习,学个屁”这样的声音,但赵胜学得比任何人都认真。对于王瑾教授的数学和史学,他也同样下功夫。赵胜能考上秀才并不代表他掌握了多少知识,但是证明了他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袁宗第在统兵打仗方面不如李过、刘芳亮他们,但是后勤方面做得更好,以往在山西、河南与土寨势力打交道时也常常是由他出面。建立山寨这种工作,交给他正合适。

    袁宗第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谷可成善开路,李过善断后,刘芳亮惯用骑兵,马重僖精通土木,袁宗第什么都能做得不错,综合素质在老管队中可以排在前列,但是没有一项自己的特色。要说管后勤,他也能管得井井有条,却不及刘文兴、白旺。性格上既不像李双喜那样活跃,又不像张能那样沉闷,也是毫无特点。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袁宗第人缘很好,和谁关系都不错。李自成也拿他当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种万金油的人很多时候倒比专才好用,尤其是这种独当一面的工作,袁宗第这样的人最合适。

    茅麓山的总寨已经初具规模,闯军正在修筑七连坪的关隘和白羊小寨。初期的规划做完了之后,袁宗第和赵胜也不必事事躬亲,得了空闲。

    这些天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勘探周围地形,也顺便玩玩。

    然而,悠闲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一队丢盔弃甲的败兵打破了茅麓山的宁静。

    败兵袁宗第和赵胜见得多了,但是看见自家的败兵该不爽还是会不爽。来到兴山县之后,他们派出了一些部队去清剿附近几股民愤较大的土匪,本来很顺利,最近却开始不断吃亏。

    流寇剿土匪,听起来很有戏剧效果,但现实就是,打土匪还真得靠流寇。无论是收编土匪还是消灭土匪,农民军做起来都比官军容易得多。

    袁宗第和赵胜询问了事情的经过。这一队人此次的任务是去南边万朝山的寨主裘岳那里帮忙,之前裘岳已经与袁宗第讲妥,同意归附闯军,条件是闯军帮他们消灭盘踞在三岔口的匪帮首领杜三。

    袁宗第打探过,杜三惯常杀人越货,声名不佳,杀了他,周边百姓只有高兴。而裘岳虽然也是土匪,实际上也是个进山开荒的流民首领。万朝山的人有的已经在这里住了几代了,甚至有从成化年间就逃到这里的。他们虽然也做过打家劫舍的事,但主要还是种田为生,也没什么民愤。

    这个策略当然没有什么问题,是最简单的“挑动土匪斗土匪”。在各家寨主中拉拢那些名声好的,能搞建设的,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打掉那些为祸乡里的真正匪类,也借此立威,确立闯军在此地的统治。思路是没有错,执行起来就有一大堆问题了。

    杜三他们这一伙人核心成员不过二三十,加上一帮外围人员也不到一百人。袁宗第派了一个小管队带着三十人去,有裘岳这个地头蛇配合,应该是十拿九稳的。

    然而,他们一连蹲守多日,精心设计的引诱杜三的计划缺毫无作用。杜三一伙似乎是事先得到了风声,销声匿迹,全无影踪。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暂时撤回。